第26章

他们只种些菜,不用天天照看,谢知云闲暇时间更多,也有空琢磨其他东西。

天热起来,他把主意打到蒲扇上。有编竹器的底子在,又在村里买回一把旧的,拆了编,编了拆,尝试多次,渐渐摸出些门道。

接下来就是考验细心和耐心,只要心里想着赚钱,也难不到谢知云。编出的蒲扇一天比一天像样,后面已经能做得和市面上买的那种大差不差。

第27章

热浪滚滚, 又到一年一度的收麦季节。

谢知云他们没有种麦子,自是不用那么忙累。但自己一有什么事儿就麻烦何家人,建新房那会儿, 他们也常常来送菜或帮忙干活, 一文钱报酬没取。

如今知道人家正忙, 躲着避着就不像话, 于情于理也该搭把手。

这几日太阳烈, 割麦要趁早。早下地,早收工,人也少遭罪。

天还没大亮, 两人就下山。到何家时, 已经聚了十来人,正在院儿里吃饭, 连五六岁的孩童也在列。

乡下人都有地, 农忙的时候都是同亲戚朋友互相搭伙儿,紧着一家的收割完, 再换下家, 少有人花钱雇工。在座的这些便是与何家亲近, 也来帮忙收麦子的。

抢收时节,甭管男女老少,往往是全家齐上阵。不知事的孩子没人照看,也得跟去地里, 随便找处树荫,让他们自己玩着就是。

抓紧吃过早饭, 一行人带上家伙事,还有饼子和凉水,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彼时太阳将将冒出泛红的毛边, 地里却已有不少人。不停地弯腰挥舞镰刀,一簇簇金黄的麦穗被拦腰割断,堆放在一起,身后只余光秃秃的麦茬。

“你们这么早就下地?饭都没吃吧。”

“老李今年又丰收了!”

“好个赖皮货,那大一条界看不清?眼瘸就去治。”

有寒暄,有欢喜,也有争吵,清晨的田野充满生气。

终于到何家的麦地,大伙儿没磨蹭,每个人都拿上镰刀,分开了站在田头,弯腰开始干活。

除了谢知云和三个小萝卜头。

张玉梅原话是这么说的:“这么多人,不差你一个,帮忙看着点儿那几个皮猴就行。”

谢知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坚持,领着几个孩子去田边的树荫下。

二黑许久没下山,撒欢儿似地跑在最前面,一身绒毛被带起的风吹得乱七八糟。几个小孩嘻嘻哈哈追在它后面,你追我赶,好不快活。

谢知云谨记自己的职责,不由也跑起来,还要提醒孩子们慢些。可惜收效甚微,最后只能改唤二黑。

二黑已能分辨它的名字,听到呼喊,急急调转回头,用更快的速度冲过来,飞扑到谢知云腿上。摇着尾巴昂起头,不停哈气。

“一身的灰。”嘴上这么说,手却是揉了揉二黑毛茸茸的头,被舔上一口也没变脸色。

二黑乖乖走在谢知云身旁,孩子失了撵狗的乐趣,终于渐渐慢下来。

到了树荫下,孩子们很快找到新的玩法。四处搜寻石片、野菜、小花,准备开店做饭,二黑荣幸成为他们的贵客。

孩子虽然调皮,心却不坏,并不会欺负二黑,谢知云就由着他们去了。

只是小孩心性向来多变,没多久就厌倦这项游戏,嚷嚷着要去沟里摸虾。

谢知云没带过孩子,被吵得头疼,实在拗不过他们,只得败下阵来。

“要先问问你们爹娘。”

好久没下雨,沟里的水并不大,张玉梅等人没多想就答应,还提醒谢知云带上背篓、箩筐。

水沟离麦田不远,往下走几步就到。比山间那条溪流小得多,不过四五尺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