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又不知过去多久,站在最边上的那个圆脸书生才赞了句:“你们倒有心,花养得还算不错。”

在种花一事上,谢知云确实花了些心思。担心附近地里的土不适合,专门去深林挖回几篓子,都是松针、落叶腐烂堆积而成,肥沃又松软透气。浇水、松土、晒太阳,一件不落。

不过想赚钱,这些都是应该的,也不值得对外人说。

谢知云只是笑笑,算是回应夸赞。见书生们终于将话题拉回面前的花草,赶紧开口:“几位若是喜欢,尽管挑。反正剩的不多,省得再拖回去,可以算便宜些。”

总算有个人开口问价,指的就是那盆一杆双花的春兰。

方才转了一圈也没见着同样的,不过一杆一花的普通兰花倒有不少,几乎都在三十文左右。

谢知云沉吟片刻,估摸着张口报价:“您给一钱就行。”

问价的书生果然摇了摇头,“只不过双花难见,论花型、花色都不算稀有,野外遍地都是,值不得这个价。”

谢知云自然有所了解,知道他所言不假。但他态度和善,没有甩手就走,那便还有讲价的余地。

于是主动问询:“那您觉着它值多少?”

“至多七十。”

谢知云没立马答应,又同他还几句价,最终以七十五的价钱成功卖出去。

或许是因为大伙儿一起来的,见同伴买了花抱在怀里,难免心动,又有人挑走一盆兰草、一盆百合,拢共进账六十文。

之后陆陆续续来了好几波客人,不仅有读书人、少爷小姐,亦有为府里采买的下人。坐等几个时辰,剩下的几盆花也全卖出去。虽然价钱都不高,算下来也赚了有一百出头。

连带齐山做的小木雕也卖出部分,一件十几二十多,都是实打实的收入。

谢知云编的竹器,太注重实用,在这儿反倒没那么受欢迎,少有人问及。不过钱袋子肉眼可见的鼓胀,他也不觉得遗憾。

太阳渐渐升至头顶,油布只能遮挡阳光,却无法阻隔热气,齐山额头都沁出汗珠。谢知云稍好一点,却也觉得后背黏糊糊。

齐山伸手在谢知云耳侧扇个不停,眼瞅路口行人渐少,提议道:“不早了,不若去吃些东西,动身回家。”

在这儿多住一晚就多花一份钱,得刻五六个木雕才能赚回来。再者出门一天一夜,即便有柳絮夫夫俩在家帮忙照看,也总记挂着。毕竟鸡鸭和猪仔都还小,实在让人放心不下。

谢知云听他一说,再也坐不住,急忙起身帮忙收拾东西。反正这些玩意儿又放不坏,下次再卖也是一样的。

城中没有树木遮挡,太阳直直照下来,实在有些热。看着路边的面摊、馄饨铺就觉得浑身冒汗,没什么食欲。

俩人走了一段路,看见路旁的棚子下有卖绿豆汤的,总算迈步过去,寻了个空位坐下。

齐山扬声跟摊主要了两碗,环顾一圈,发现不远处有个烧饼摊,同谢知云招呼一声,大步流星地走过去。

这会儿正是吃晌午饭的时候,好些做工的都在外面,烧饼摊生意不错。谢知云坐在棚下,远远瞧见那边围了不少人,好在齐山个字高,没被淹没其中。

绿豆汤端上桌有一会儿,齐山才回来,手里捏了几个油纸包。许是有些烫,还没来得及坐下,就放上桌,呼呼吹了几口气。

谢知云掏出帕子递给他,就排队这会儿功夫,他脸上又冒出密汗,顺着脸颊流进颈间,一说话喉结鼓动愈发明显。

“刚出炉的,放一放再吃。买了猪肉酸菜馅儿的,你应该喜欢。”

他一走近,谢知云就闻到油香气,眉眼带笑,顺口问道:“多少钱?”

“五文一个。”

齐山端起绿豆汤,也懒得用调羹慢慢喂,直接张嘴凑到碗边,呼呼啦啦喝下一大半。绿豆汤用井水镇过,带了丝凉气,热天喝着再合适不过。

谢知云点点头,说:“也比镇上贵了一个铜板。”

“嗯,不过这边工钱、卖价都高,吃食贵些也正常。”

两人说着话,大碗里的绿豆汤不知不觉就要见底。好在烧饼已经不烫手,两人各自拿起一个,照样用油纸包着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