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流动水冲洗的时候,也需要反转显影罐,让流动水和胶卷充分接触,带走多余的化学药剂。
安室透见工藤新一没什么参与感,在配比药水的时候就让小侦探负责翻转显影罐。
工藤新一不但没有拒绝,甚至看上去有那么些许的乐在其中,甚至最后冲洗的过程也是自告奋勇,全程亲自操作,并且将侦探的严谨贯彻在了每一个环节里。
安室透忽然有种自己在带自家大侄子参加周末亲子活动的错觉。
趁着工藤新一冲洗胶卷的时候,安室透在卫生间搭起了有个临时的装置,等工藤新一表示已经冲洗完毕后,他指导着工藤新一将胶卷从显影罐里取出,最后小心翼翼将其展开,挂在刚才临时搭建的装置上。
那是个如同横梁一样固定在卫生间里的绳子,距离地面大约两米左右。
安室透用一个小夹子将胶卷一端固定在绳梁上,另一端则是夹了一个重物,确保胶卷能够笔直地垂下,又在胶卷底下放了个托盘,确保所有的液体不会滴到地上。
等完成了这些之后,他用麂皮小心翼翼地擦拭着胶卷上所有多余的水份,等完成了这些之后,再让胶卷自然阴干。
其实倒也不是不能使用吹风机或者直板夹之类的工具辅助,然而这个胶卷太古老脆弱了,安室透生怕任何科技手段都会对底片造成损伤,所以只能使用最原始的方法。
此刻工藤新一更想去现场查看一下情况,但是他也不敢离开。
如果这个胶卷真的很重要的话,他生怕自己一个大意,刚刚冲刷好的底片就会被人偷走或者损坏。
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掌握在手中的证据,工藤新一不敢有一丝的怠慢。
安室透大概也看出工藤新一破案心切,似乎也觉得这个等待的过程实在太过漫长了,最后他架着吹风机,开着最低档的风速,让吹风机保持在距离胶片不近不远的位置,小心翼翼地吹干上面的水分。
等完成了这些,安室透这才拿下胶卷,开始原本是最重要、但是在科技加持下也是最简单的一个环节€€€€
和数码相机不同,胶卷本身并不大,但是有专业的设备在的情况下,理论上可以放到无限大。
不过现在他们不需要这么专业的操作,加上这个本身就是负片,所以只需要最简单的操作就可以了。
工藤新一将照片固定在白纸上,安室透直接用手机微距拍摄,而后迅速切换到反相模式,上面的图片顿时就清晰可见。
两人操作了大约半小时左右,终于将所有的照片全部拍到手机里,两人把脑袋凑在一起,在经过反相处理后放大,果然看见了上面的画面。
正如他们所想,这卷胶卷果然记录了无比重要的信息。
“这个是……”
工藤新一放大了其中的一张照片,发现这是一个暴风雪的日子,虽然看不清楚究竟是白天还是黑夜,但照片上的画面却是清晰可见€€€€
穿着红色沙丽、戴着银饰的库玛丽高坐在轿子上,她表情麻木,看不出悲欢也看不出喜怒。
所有的库玛丽都应该保持这样的表情,这是习俗和传统,没有任何值得质疑的地方。
但奇怪的是,无论是抬着神轿的人、还是跟在队伍之后的人,全都是和库玛丽一模一样的模样。
漫长的队伍在暴雪中蜿蜒前行,画面看起来十分壮观,却也十分的荒诞:
暴风雪无情又平等地吹打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但是村民们丝毫没有任何的动摇,只是继续面无表情地向前走去。
今夜虽是暴雪风雪,却十分安静:听不见暴风雪呼啸的声音,也听不见枝桠被风雪压断的动静。
高坐在神轿上的库玛丽没有哭诉也没有畏惧,而跟随在她身后的队伍也没有发出任何膜拜与奏乐的声响。
安静而又诡异。
仿佛这并不是欢天喜地的、令人顶礼膜拜的祭典,而是一场浩浩荡荡的送葬。
赤井秀一似乎听见了哭声,他四处寻找着,却发现发出哭声的人并不是旁人正是自己€€€€或者说,是自己所在的这具躯体。
他有些反应不过来,还没意识到这是什么情况,就看见自己已经架起了沉重的相机,对着那条在风雪中蜿蜒而行的队伍按下快门,一次又一次。
镜头对准了神轿上的库玛丽,赤井秀一还没反应过来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就透过镜头看见神轿上的库玛丽不是年幼的女孩,甚至不是女性,而是一个金发碧眼、明显是外国人的成年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