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零个重合!”
二号沙发的齐愿率先笑出声:“这么夸张的?”
工作人员将两张纸展开。
还真这么夸张。问游暝火锅锅底,游暝自己回答的鸳鸯,游霁回答的红油;问游暝更偏爱的风景,游暝自己回答的火山,游霁猜的冰山……看到底,每个选项都不一样。
“看来小霁确实是完全不了解游导啊。”
“蒙都蒙不对一个,这运气也是没谁了。”
工作人员又去比对双方填写的“游霁问卷”。
这倒是有四个相同。
“那么第四组的了解程度就是40分!”
游霁听着这个结果,嘴角扬了扬,很满意。
他和游暝扮过兄弟,谈过恋爱。
这些问题,说实话。
太小儿科了。
只是他肯定不会流露出哪怕一丝了解游暝的样子,既知道正确答案,就巧妙避开。
至于填自己的问卷,他起初也想着都故意不选那个真选项,复又觉得太刻意。
关键是,这样的话,不管游暝得了多少分,他都会下意识知道这人是否还了解自己,是什么程度。
他干脆就不带脑子瞎选,后几题都没印象填的哪个。
如他所料,他们分是最低的。
第一组夫妻档直接满分,第二组百合情侣170分,第三组古偶官配也有110分。
“有个问题。”百合组举手,“那既然每组双方的了解程度都不一样,这个互动值的衡量标准又是什么呢?”
PD笑着回:“就是没有标准。”
“?”
“正是因为每组的情况完全不一样,节目互动值也完全是靠观众主观的意愿,没有任何技术性维度。这其实是最公平的。毕竟针对不同的组,观众的期待阈值也是不同的。”
PD一看就是早有准备,
“我随便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哈,像孔凡逸和简嘉婷,二位老师可能只是一起躺在草坪上观众就会觉得嗯,很有看点,或者通俗说的挺好嗑,但针对辛宏博和崔羽老师这对已经是年轻夫妇的组来说,这种互动可能就无法满足观众了。况且大家也清楚,观众认为的互动感也并不完全和默契或者熟悉程度来挂钩。”
说得挺有道理。
cp感这玩意儿就是挺玄学。
有些人明晃晃的恩爱也像圈地自萌,观众嗑不起来;有些人可能就一面之缘,观众就觉得张力十足。
而游霁和游暝,两人目前先不谈什么cp感,还处于双方粉丝都看不顺眼的阶段。
这才开播半小时,两方已经借着弹幕吵得不可开交。
霁粉觉得游暝傲慢无礼,且明显能感觉到游霁对游暝有些抵触€€€€他以前对哪个人不是言笑晏晏勾人讨喜的,却和游暝寒暄都不做,多半是被游暝的冷淡气场震住。
既正主都抵触,粉丝怎可能喜欢;
游暝更不用说,虽然专门担他的粉丝不多,但路人缘极好,戛纳最佳导演、战地记者参加这种节目本身就让人难以接受,还是游霁来高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