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华(93)
李显特别生气!
他在宫里转了一圈又一圈,然后下旨,调任崔揣回京城,为中书省侍中。
这个事转脸林雨桐就知道了,她在灵堂里陪着李弘和李旦抄写道家经文呢。这会子才把新抄的递给李旦,叫他顺手给烧掉,那边刘仁就来了。
灵堂内殿,只李治的近侍随身伺候着呢。
刘仁就这么进来了,过来低声跟林雨桐把事说了。
林雨桐皱眉,崔揣是李显的亲老丈人,之前在亳州做刺史。其实崔家跟韦家已经不同了,韦氏的高是门第属于韦氏,是姓氏宗族不错,并不是说她的父亲有多能干。但是而今这位皇后崔氏却不是,崔氏不仅是出自博陵崔氏,有个光鲜的姓氏,也不仅仅是崔家人才济济,朝中为官的同族子弟多。而是如今这位皇后的直系和近宗亲眷,都不是无能之辈。
崔氏的祖父崔仁师虽然不在了,但他在贞观年间做过丞相。崔氏的父亲崔揣是崔仁师的长子,才升任亳州刺史不久。崔氏还有三个亲叔叔,二叔是雍州功曹参军,三叔是恒州刺史,四叔是户部尚书。
其实崔家这个配置已经很高了。是跟韦氏当年截然不同的。显然,李治在给李显选正妃的时候,那是真的很用心思了。
但是呢,李显用人还是这么的操蛋!崔家这种情况,不着急,缓缓的往上简拔,以崔家的底蕴,你不会没人用的!事实也是如此,崔家几乎是代代出宰相。
你就是现在想简拔崔家,那么请问,你可不可以不要先直接提拔你老丈人,而把你媳妇的四叔先提拔起来呢?
人家那四叔崔挹已经做到户部尚书了,你就是简拔了,做了宰相了,这是符合提拔流程的,对吧?
结果人家不,人家贪心!户部尚书我得占着,宰相还得给我一个。
刘仁都知道,这是极其不合适的!
这不是找自己来了嘛!
林雨桐就问说,“那你觉得我该怎么管?”
刘仁叹气,“老圣人当年为如今的圣人选妃,是费了很大的精神的。”
那他非不按照他老子给他安排的梯队走,谁能犟过他?“况且,我一管,他难免紧张。越紧张越出错。好在,只是破格提拔崔揣而已!此人资历虽浅,然家族底蕴厚,又有女儿做了皇后,便是偏那么一两分,破格简拔了,别人心里不大自在,但也不至于闹起来。”
是啊!只能这么去想了。
按理说,这么一提拔,李显你适可而止,这都是大家觉得能理解的事。可他偏不,可能是觉得裴炎没拦着,武后也没拦着,于是,越发的肆意了,随后疯狂的调整崔氏族人,七天简拔了十个崔姓。
很过分,但是到了这里,下面的大臣也还都忍着,没言语!
当然了,裴炎肯定是不舒服了。
为啥呢?因着这自来,提拔官员的流程是固定的!首先,你得中书省起草诏书。之后呢?还得门下省审议。审议不过,还能驳回!
所以,不管是中书省,还是门下省,都是皇帝的政令绕不开的地方。
裴炎掌管中书省,而武后又让其他二省、六部以中书省马首是瞻,以突显裴炎的地位。所以,不管是中书省,还是门下省,其实都在裴炎的权利范围之内。
李显呢,先把他老丈人放在中书省做侍中,给裴炎当副手去了。这就相当于,提拔官员这一套,很多时候能绕开他裴炎。
好的!裴炎忍了,没言语。
紧跟着李显又提拔十个崔姓,裴炎还是没言语,该起草诏书还给起草诏书了,给了新君面子。
可紧跟着,李显又想把他老丈人调到门下省做尚书令,这空出来的中书省的侍中之位,给皇后的三叔,提拔那个在恒州做刺史的,叫他出任这个职位。
如果这件事叫李显干成了,这就成了一个什么局面呢?圣人下旨,老丈人拟旨,圣人盖印,叔丈人审核,然后下发。圣旨在人家三人手里就能完成,你裴炎上一边玩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