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出发之前,左重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办,那就是拜见杭州警官学校的老校长朱家骅,他们此行去沪,除了转车之外还有其他任务,那就是护送这位老校长。
朱家骅受军事委员会委托,赴沪迎接德国塞克特将军,左重和行动小组随行保护他的安全,至于返程则由特务处华东区负责,左重他们继续前往浙江执行任务。
不管是名义的师徒关系,还是为了任务的顺利进行,左重都必须跟朱家骅见一面,比如商议启程的日期,随行人员数量和背景,以及到了沪的行程安排等等。
之前左重还想着要是戴春峰完蛋了就去投朱家骅,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见面的机会,研究了一下老先生的履历和爱好,左重买了一些特殊的礼物,希望不会被赶出来。
金陵赤壁路,一条不长的小巷,朱家骅的家便在其中。
这天一大早,左重的汽车停在赤壁路巷口,他提着几本厚厚的书籍走到17号门前摁响了门铃,一个佣人打开门,看到左重有些疑惑。
“先生,请问你找谁。”
“我叫左重,曾经是警官学校的学生,今日特来拜见,劳烦通报。”
佣人看着衣着考究的左重,气态不似普通人,便关院门前去通报,左重也不着急,观察附近来往的行人,他发现竟然有很多欧洲人,想想附近的使馆也就释然了。
只不过朱家骅住在这种地方,既不利于安全保卫工作,也不方便保密行踪,若是从这里启程,消息用不了半个小时就能传遍半个金陵。
看来要说服老先生配合自己的行动了,希望这位朱校长听的进劝告,不过他既然能成为北平大学的地质系教授,应该会尊重专业人士的专业意见。
此时的朱家骅正在书房内看书,这是他多年的习惯,从前朝干革命时便是如此,甚至在武昌战场仍手不释卷,用黄元帅的话说,我们建设一个新国家需要更多的知识青年。
当他听仆人说道左重前来拜见,再想想委员长的电话里的叮嘱,笑着让仆人将左重迎到饭厅,正好看看自己这位学生的为人。
朱家骅虽然是留德的博士,骨子里依然是中国文人的思维方式,看事情讲究以小见大,更喜欢用一些小试探来考究晚辈,比如当年用这招对付过傅斯生。
傅斯生曾经是朱家骅的学生,可两人年龄相差无几,当年他被朱家骅请到饭厅后不但不等主人,反而将饭桌的餐食一扫而空,最后拍拍屁股走人了。
此事一时传为笑谈,朱家骅也知道这位傅先生的为人秉性了,就是一个活脱脱的魏晋名士,后来傅斯生果然成为民国有名的大炮,就没有他不敢喷的。
朱家骅将手头的书看完,不慌不忙地走出书房,整了整衣衫向着饭厅走去,可还没到地方就远远看见一人站在饭厅门口,他微微点头,看来是个尊师重道的人。
左重站在饭厅外心里很无奈,戴春峰喜欢玩这套,这位朱校长也是如此,这些为人师表的大人物就不能多一点创意吗,苦了他的腿和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