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采青准备只留下有经验且年富力强的车间工人,其他还年幼的,先去学校学习,年纪大一些的,则跟着苏采青去做别的事情。
苏小壮在这儿,还是需要挺多帮手的。
至于那些上了年纪的,苏采青也担心她们一个疏忽,就出什么生产事故,所以提议让她们退休,领退休金就好。
“而且,万一这厂子出了什么意外,损失更大的是我。要花钱更新设备的,可是我啊!”
服装厂的生产线设备,确实是有些老化了,因为资金问题,也没更新过,这样效率和质量,都受到了影响。
苏采青想要吴厂长答应自己的条件,自然也是要有所付出的。
根据文具厂的经验,苏采青这次也是提出更新设备。
她和机械二厂关系好,能够用优惠的价格,拿到最好的设备。
这个点,吴厂长和苏采青撕掳了许久,才同意了。
从战场下来的人,确实没有一般人好对付,吴厂长脾气又倔,如果不找到最好的切入点,根本就很难说服他。
好在,苏采青也曾代表过跨国公司谈判的,在扯皮划拉利益的事儿上,经验丰富。她一点一点抛出诱饵,吴厂长就不得不顺着她的条件,一点一点地谈下去。
如果吴厂长反悔,之前说好的条件全部都推翻,可是他也舍不得那些好处。
苏采青在谈判桌上见过太多这样的人了,什么好处都想要,还不太想承担什么责任义务。
可是不付出点什么,怎么得到自己那一份好处呢?
苏采青耐着性子,跟吴厂长磨了几乎一个星期,初次誊写的深度合作方案,被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甚至还贴了说明条在一旁。
但是好歹,也把这份合作协议给扯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