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估计不用去,过两天,找个律师去和他们签合同。”

王朝英听了这话,有一种终于完成了的如释重负:“合同条款都定了?”

苏采青点头:“定了,重新抄写以后,找个律师公证签合同就行。你们呢?怎么样?”

王朝英说:“我们也还算顺利,今天谈下来两个商铺,明天你就跟我们去看看?装修的事儿还要你拿主意呢!”

苏采青应了。

这个十月里,苏采青忙着和服装厂签了合同,又去考察了好些商铺的地段。在这忙碌的空隙里,还抽时间回吉阳,陪陪家里的几个孩子。

如今出货的事儿,有苏小壮在跟,倒是不用苏采青操心什么了。

尾巴跟着苏小壮,在几个百货大楼的专卖区跑了好几轮,不仅对那里的装修印象深刻,售货员的服务态度,也是令他大开眼界。

“我看这样的购物条件,如果我有钱,我也高兴多买两件。”尾巴说。

苏小壮说:“我姐说了,这和客人的消费心理有关,是一门大学问。你要是想学,怕也没那么容易。”

“那我得咋办?”尾巴忙问。

苏小壮想了想,说:“我也没法子,你得问我姐去。”

苏采青觉得尾巴一下子想得太远了,只说:“你先回去,把市场摸清楚了,打通了,再来考虑这样的问题。我们刚开始在上海卖衣服的时候,也不是一来就能开辟自己的专卖区的。”

这尾巴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好高骛远,不爱去想眼前的情况和如何起步,只想着以后要做多大。

这人,用良言相劝,很难劝住的,可是他确实是有几分做生意的才华,苏采青想了想,又说:“如果你能在一年内,将销售额做到二十万,我就考虑去北京投资开店,然后请你任北京的销售经理。”

尾巴眼睛一亮:“真的?”

一旁的苏小壮有些担心尾巴想的太轻松了,提醒他说:“尾巴,二十万的销售额,可没有那么容易做上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