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真的是市场教做人。
挂了尾巴的电话,苏采青也没为北京市场的问题担心,重新把注意力放在了给新晋设计师们普及新的设计理念的事情。
在运动了十年后,要重新把人们对个性和创造的追求捡起来,短时间还有点难。这些人虽然是相关专业毕业的,但所学的知识已经很落后了,而且还有些残缺不全和错误。
为了以后的工作能够更加方便顺利地展开,苏采青还得好好地给他们上一下课。
苏采青带来的知识,真是让他们觉得大开眼界,没想到设计这种有些玄乎的事情,也有那么多技巧和道理可以讲。
“老板,我以前还觉得,设计更多的是依靠灵感,听您给我们讲课的意思,其实更多的是来自对规律的总结?”
“当然不仅是对规律的总结,更是一种对美的感受。虽然美有许多种,但是标准却在一定程度上是统一的。比如我们看漂亮的人,她的脸肯定是在比例上很接近我们常说的三庭五眼,身材好的人,也会更接近黄金比例。”
美看似无法捉摸,其实内在力是有规律可寻的。
至于美的作用,苏采青无需说太多。
在给新员工们一边上课一边上班地教导了一个月后,他们的观念得到了不小的改变。
“老板!难怪我每次看《服饰画报》上你的文章,都会有新的收获,看来您展现出来的实力,还只是冰山一角啊!”
在彻底服了苏采青以后,他们对苏采青的彩虹屁是不绝于耳了。
苏采青笑着说:“我很高兴听到你这么说,每次《服饰画报》和我约稿,我都希望能够给大家传递一些有用的信息。有人能够接收到,我的目的就实现了。”
“您应该去学校里讲课,担任个教授之类的,你比学校大多数老师讲得好!”
“是绝大多数!老板要是去学校讲课,估计会把学校里的老师比到泥里去了。”
眼看着他们越说越夸张了,苏采青摆手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们有些老师的知识储备或许不如我,但是教你们是绰绰有余的。不管我比你们老师的水平如何,我希望你们保持谦虚的心态,继续学习和吸取相关的知识,才能够保持长足的进步。”
与其关注别人,不如关注自身,别人的不足能让自己获得一点虚无的快乐,和狭小的心胸,别的什么都得不到。